官术网 > 都市言情 > 我的极品兵王老婆 > 第1151章 活着就很不容易了!

?    骨科门诊。

    候诊大厅内,密密麻麻,挤满了人。

    有的坐着轮椅,有的杵着拐杖。

    人很多,但却出奇的安静。

    唐馨和楚芸萱,穿戴遮挡严实,垫着脚尖才能看见,最中间被‘包围’的吴杰。

    和上午在住院部大楼大厅内,被陷入重围不同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。

    吴杰更像是在和病患聊天,拉家常。

    聊什么呢?

    隔着太远,听不太清那个老人在说什么。

    出于好奇,唐馨赶忙找人打听问了问。

    这一问,才知道情况很不一般。

    原来。

    唐筱的手术结束之后,吴杰作为病人家属,自然是要办一些手续。

    和医生交接之时,有其他病人挂急诊来看病。

    这个病人很特殊,有听力和言语障碍,也就是人们俗称的‘聋子、哑巴’。

    干农活不小心弄得关节错位,因为听不见,又不会说,加上又没文化,不会写字。

    问他哪儿疼,他根本就听不见。

    比划手势,让他写下来,他又不会写字。

    只能不断的通过肢体语言,去交流询问……

    这样的问诊治疗,真是太劳心费神了。

    本来吴杰的到来,就足以吸引不少人来围观。

    吴杰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情况,所以就关心询问其他残障人士。

    然后……

    他就不走了。

    有一个说一个,轮流讲述一下有什么病痛、哪里残疾,生活上有哪些不便。

    一直以来。

    唐龙实业集团就特别注重慈善事业,每天投入大量资金,帮助弱势群体。

    所以大家便以为,吴杰是想深入了解,残障人士的真实生活,以便于能给予一些帮助。

    因此,大家不仅坦言相告,还相互通知,最终导致这里聚集了不少残障人士和家属。

    得知原因后,唐馨和白凤玲都没有去打搅吴杰,而是静静的听着。

    不听不知道,一听吓一跳。

    其实,因先天和后天原因,总人口十几亿的国内,有八千多万残障人士。

    像那些带有贬义的,什么聋子、哑巴、瘸子、智障、残疾等等俗称。

    为了以示尊重,早已修正,统称为‘残障人士’。

    而这八千多万残障人士当中,人数从多到少,主要是听力障碍、视力障碍、言语障碍、肢体障碍、精神障碍和多重障碍。

    人数最多的听力障碍,不完全统计,都有两千多万人。

    紧随其后的,视力障碍人士,也有一千多万。

    但不管如何。

    按理说,平均每十几个人当众,就有一个残障人士。

    可现实生活中,人们却并没有经常看到残障人士。

    这是为什么呢?

    唐馨和白凤玲,听了之后,恍然大悟了。

    正在讲述的那位老人,因为车祸而截肢。

    年纪大了,用假肢恢复走路能力,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康复训练,还不一定成功,所以他选择坐轮椅。

    平时在家日常起居生活,无论是上下床,还是上卫生间,要么自己用手攀爬,要么就只能靠家人帮忙,很不方便。

    至于出门……

    自己拨动转轮,在家附近溜达一下还行,想要出远门,太难了。

    家里没车,要是独自出门,公交车和出租车,都根本不会让他搭乘。

    对公交车来说,需要找人一起帮他抬上车。

    而出租车更麻烦,要将他抱上车,然后将轮椅收起来放后备箱。

    这么麻烦,还不如不载。

    今天来医院看病,是邻居好心开车送来的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他也得靠儿子抱上车再抱下车。

    马路上这么做,挡到了后面的车辆,那滴滴滴的喇叭声,就像催命符似的,让老人更不想出门了。

    出门都这么麻烦,就更别说去逛街了。

    很多地方,都没有无障碍轮椅通道。

    所谓的残障人士卫生间,也大多数时候是用来堆放杂物的,也有不少是被正常人在用。

    而比这位老人更惨的,是稍后讲述的一个盲人。

    她一出生就看不见,属于先天性的盲人。

    因为看不见东西,她根本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,所以注定只能当文盲。

    没有文化和本事,别说工作赚钱了,就连正常的社会交往都困难,要嫁人也是嫁给家庭条件不太好的。

    毕竟条件好的,谁又看得上一个盲人呢?

    也因为根本看不见路,‘盲道’这种东西只是听说过,但从来没用上过。

    现实中,盲道确实是有,但基本都是奇葩设计和胡乱施工。

    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上,盲道不连续、不平整,经常会有障碍物遮挡、雨水井窖盖子隔断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还有人为造堵,乱停车的、摆摊的,根本就让盲道毫无作用。

    即便人行道的盲道可用,但横穿马路的斑马线,可是没敷设盲道的。

    盲人看不见斑马线和信号灯,过马路依然危险。

    至于什么导盲犬,那哪儿是她能买得起的?

    虽然知道自己想去哪儿,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走。

    跌过无数跤、摔了太多跟头,干脆就不出门了。

    因此要是没人陪同,她和国内其他一千多万盲人一样,根本不敢出门。

    即便走丢了、被撞了、被偷了,也根本不知道。

    而相比之下。

    语言和听力障碍的残障人士,在出行这一方面,是要好一些,毕竟他们眼睛还能看见。

    可生活中,依然有太多的不便。

    读书难,绝大多数学校都不愿招收残障人士,因为太麻烦。

    个别学校即便招收了,残障学生也容易被区别对待,甚至遭遇歧视。

    只能去特殊学校读书,但残障人士多、特殊学校少,这便导致他们绝大多数没知识没技能,进而导致他们‘就业难’。

    几乎很少有企业,愿意招收残障人士。

    就像听力和言语障碍的,不能打接电话沟通客户,连和同事之间的工作交流都困难,就算想做不用怎么沟通交流的工作,那也要有相应的技术,都没怎么读书的他们,能行吗?

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最惨的,还是多重障碍和精神障碍人士。

    人活于世,听说读写,是最重要的生存能力。

    肢体上的不便,还能通过器械或家人帮助,加以克服。

    但如果听不见又看不见,想要在社会上生存,那就真是恼火了。

    至于精神障碍……

    在不少地方,人们对精神障碍的人,都是谈之色变、避之不及。

    在很多人眼里,他们行为另类、思维怪异、举止无常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危险举动。

    加深人们恐惧和厌恶情绪的,还因为一些案子。

    人们经常误认为,有精神疾病的人,犯罪不用负责任,杀人也不犯法。

    各种思维惯性和意识偏颇,造成人们对精神障碍人士,没什么好印象。

    精神病、神经病、脑残、弱智、智障……

    有太多太多贬损词语作为称呼,足以可见人们的态度。

    就算是家人,也缺乏必要的关怀和尊重。

    偶尔会有新闻爆出,某某精神残障人士,被其家人用铁链拴住,囚禁圈养多少年。

    另外。

    残障人士不仅是生活不方便,有时候还特别危险。

    有人专门招收、抓捕残障人士,通过打骂威逼的方式,强迫从事繁重体力劳动,要是失去劳动能力,就制造矿难、车祸之类的,谋财害命。

    还有人控制残障人士,利用他们的悲惨,让民众同情施舍,从而获得不菲收入,一次次的消耗民众的同情心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听着残障人士或其家属的讲述。

    唐馨和白凤玲,都伤感不已。

    残障人士数量庞大,但生活中却很少遇到。

    不是他们不想出门,不想融入社会,主要还是因为身体条件不允许。

    肢体障碍的出门太麻烦,听力障碍的出门太危险。

    精神障碍的要么被隔离在医院,要么被囚禁在家里。

    语言障碍和听力障碍的,如果不交流,也不知道他们有残障。

    因此。

    这也就造成生活中,很少看到接触到残障人士。

    偶尔看到的,也是行乞之人。

    而想要帮助这八千多万残障人士,也很难。

    单纯给予经济物质上的帮助,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和处境。

    就像给眼瞎的盲人再多钱,也没办法帮他,看到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。

    有钱也不能让耳聋患者,听到这人世间各种美妙动听的声音。

    最能帮助他们的,还是帮他们恢复身体机能。

    然而……

    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    当今人类医学技术,比起过去已经先进很多了,可仍然无法解决很多难题。

    就比如对人类日常生活而言,最重要的眼睛来说。

    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,如今国内的近视率,正在疯狂飙升。

    据不完全统计,国内已经有六亿近视患者,青少年学生中的近视比例,正不断攀升。

    这就直接导致,很多人都有想成为天之骄子,当飞行员的梦想,结果……

    往往第一轮视力检查,就根本不合格。

    太多的近视患者,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。

    以前验度数配眼镜,是最赚钱的,后来隐形眼镜出现,也让不少商家赚得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但不管什么眼镜,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了。

    于是乎。

    无良商家,发明了‘假性近视’这个噱头。

    让已经近视的孩子,用他们价格不菲的治疗仪,就号称能治愈。

    但其实所谓的‘假性近视’,不过是眼睛疲劳而已。

    真正导致近视的原因,是睫状肌失去了调节功能。

    睫状肌由副交感神经系统控制,帮助眼球晶状体调节曲率,以便于在看不同距离物体之时,能调节焦距。

   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,就导致睫状肌不适当的长时间收缩痉挛,以至于功能下降。

    长此以往,更导致眼轴过长、晶状体与角膜形变,最终导致看远距离物体模糊了。

    因而有些少数人不是近视,只是睫状肌疲劳,用点眼药水再多加休息,就能恢复。

    但绝大多数人,是真近视。

    什么吃药、按摩、训练等都没办法逆转,只能通过戴眼镜或者做矫正手术。

    就像眼保健操,只能缓解疲劳,而不会改善近视。

    为了摘掉眼镜,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。

    最早是做手术,切开眼角膜让屈光力降低,焦距变长,让视力得到恢复。

    可这种手术难度太大,角膜也无法自愈,稍有碰撞挤压之类的,就容易导致眼球破裂。

    之后人们又想到用激光,直接打掉角膜表层,可这种矫正手术太过于粗暴,很容易留下瘢痕。

    随着技术进步,不甘心的人类,又搞出了‘准分子激光定位角膜磨镶手术’。

    听起来很复杂,其实就是先制备角膜皮瓣,然后切开角膜表层留用,用冷激光磨削掉一定的角膜之后,再将角膜表层和皮瓣覆盖回去。

    手术无痛,恢复也快,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也很好。

    但万事万物都不可能是绝对完美的,这种手术的失败率是1%。

    其中,近视度数越高,手术失败率则越高,越爱剧烈运动,角瓣越容易剥离。

    另外,角膜基质少了之后,对成像能力有影响,直接体现便是夜里看东西,不太清楚。

    现如今。

    又推出了全飞秒、圆锥角膜交联、奥环治疗等等。

    无一例外,基本都是围绕角膜做手术。

    如此可见。

    视力矫正都如此困难,几十年了都还不能做到百分百有效无害。

    就更别说,去帮盲人获得视力。

    目前唯一可行,而且失败率较低的手术,是针对角膜病变的患者,进行角膜移植。

    但想要移植,那也得找到捐赠对象才行。

    一般都是重病患者、灾害死者等,以自愿或者家属主动捐献的方式,将角膜捐出来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因为角膜而导致眼盲的人,移植角膜也没用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。

    理想很美好,现实很残酷。

    听到这多残障人士及家属,坦露心声,才知道对他们来说,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。

    他们生活已经极为艰辛,还要承受各种歧视和欺凌。

    至于吴杰……

    他晚饭都没吃,就一直在这里深入了解,自然是想帮他们,帮助八千多万残障人士。

    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。

    既然遇上了,岂能要视而不见?

    而大家愿意坦诚交流,实话实说。

    是因为吴杰创造过奇迹,解毒丸不仅消灭了樱木花病毒疫情,更让许多必死之症被消灭。

    所以大家觉得吴杰,肯定也能再创造奇迹,让八千多万残障人士重获新生……

(https://www.tbxsww.com/html/89/89799/1009873.html)


1秒记住官术网网:www.tbxsw.com.tbxsww.com.tbxsw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