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术网 > 玄幻奇幻 > 唯武以问 > 第九章 师者旷也

??考生们考完了一般也就感叹一下题目如何如何得难,不会考虑为什么会出这个题目。

    可是考生不想不代表考官们以及各大势力的权力人物会不想。一时之间,关于郡试题目“易经”的猜测千种百样。可是朝廷没有任何声名,于是各种说法甚嚣尘上。

    有的猜测说朝廷知道有修士获得《乐经》的传承,朝廷想要借此找到此人,夺取传承。这种说法很明显经不起推敲,即使有人得到《乐经》传承,朝廷也不至于为了一个小小的传承而通过郡试来寻找,除非是圣人传承,可是圣人传承岂是那么容易出现的,即便出现也没有那么容易发现,因此这种说法没有任何依据只是在恶意揣测朝廷。

    也有人猜测是当今圣上喜欢《乐经》,因此有官员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讨好圣上。不过这更是无稽之谈了,如今圣上虽说未必武帝那般英明,但显然也不是什么昏君,如果有的官员认为通过这就可以讨好圣上,那这官员也不可能混到可以给郡试命题。所以都是些无聊无根据无意义的推测。

    不过虽说如此,但各种猜测一直在流传着,不曾止住,直到郡试榜单公布。

    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。

    郡试榜单公布之后,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,榜首是孔无忧,这与大家预想的差不多,但第二名竟然是秦少游,郡首府的秦大少爷竟然能够拿下第二名,大家都在质疑这结果的公正性。

    大家印象里的秦大少爷可是暴躁不已,被青城山遣送回来的废物,怎么可能考到第二名呢?大家都在传,是不是郡首府贿赂阅卷官了,还是榜单统计错误呢?

    随着外面越传越离谱,郡首府出来说明一切都是公平公正的,一切都是送到京城批阅统计出来的,不存在贿赂等现象。

    既然郡首府已经声明了没有问题没有内幕,只有少部分人还在质疑,但大部分人已经接受了,毕竟只是个郡试,不值得郡首府冒着那么大风险来做这种事,而且大家也想起来了,秦少游以前也是个天才,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在青城山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已。

    第三名是白丘生,第四名是岑非言,第五名是明征远,这些都跟大家猜测的差不多。

    所以说,这次郡试除了秦少游考了第二名出乎大家意料之外,其他的都是意料之中的。

    郡试之后,大家也都要各自忙自己的,孔无忧跟岑非言和秦少游打了招呼之后就要离开临海郡城了。

    还没等到离开,朝廷发布谕令,所有郡试前十名都在各郡郡首府集合,统一前往清商山。

    算一算,九千个郡,那就是有九万名秀才了。秀才是对通过郡试者的称呼。这人这么多,是要做什么啊?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。

    说一说清商山。这清商山位于晋州大同郡洪洞县,乃乐圣师旷的出生地。故老相传,这里有着师旷留下的传承。不过这些传言没有多少人相信,毕竟如果是真的,早就应该被发现了。于是,这么多年过去了,也没有什么人去清商山寻找传承。

    说到师旷,那就需要仔细说说了。师旷,远古乐师,圣人尊其为——乐圣。世人皆知:师旷之聪,乃天下之至聪也,世人皆知师旷双目失明,却不知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却是师旷双目为学琴而自毁。

    师旷于《乐经》之修行,却仿佛不是修行,而是一种类似于习惯的行为,或者可以称之为本能,一切都蕴含在师旷的身体血肉里,《乐经》在师旷手中是真正发扬光大,没有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般的千古流传的传奇,但因为师旷修行的《乐经》,天下皆知《乐经》的强大。

    曾经师旷被称为三清乐师,因为他手里有号称靡靡之音的三清乐章——《清商》、《清徵》、《清角》,三清乐章早已失传,师旷曾在濮河畔枯坐三天三夜,感乐声自濮河中升起,于是记录下来,查询古籍得知是早已失传的靡靡之音三清乐章,师旷由此名声大振。

    不过也由此惹来许多麻烦,曾有未知势力前来寻找师旷,想要从他手里夺取三清乐章,本以为是十分顺利的事情,可是事情出现了波折,前来的十数名高手无一生还,全部死在师旷手里。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师旷是如何杀死这十数名高手的,人们以为这会是一个永远的秘密,不会揭晓了。

    可是,半个月后,师旷前往孔府,并在孔府门前立石,石上刻着“腐儒”两字,并在孔府门前高喊:“交出前来抢夺三清乐章背后的主使之人,否则别怪我大开杀戒。”

    孔府自然矢口否认,于是一场惊世大战爆发,世人也是第一次见识了没有人重视的《乐经》的威力,师旷的每一声轻呵都能产生无尽威力,一片片的孔府弟子倒下,要么是被震死要么是经脉被震断。

    孔府高层忍不住了,纷纷出手,一群高层却也只能与师旷打成平手,师旷却可以不停震杀孔府修为弱小的弟子,他们却又由于自己的不占理,无法请出隐世的老祖,因而只能退让。

    于是交出了三个高层,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主使之人,但孔府说他们就是,师旷也没有说什么,杀了他们三个就此离开。

    孔府想要把那石刻搬走,可是腐儒石刻却怎么也搬不动,不止搬不动,也打不碎,于是石刻就一直立在那里,成了孔府别样的“风景”。

    这就是儒修史上的“腐儒事件”。

    通过这件事,师旷彻底出名了,人们不再称他为三清乐师,人们称他为杀儒、乐圣,“杀儒”被儒修视为禁忌,因而“乐圣”之名传扬更广,也就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从此越来越多的人修行《乐经》,可是大多数人由于没有修行《乐经》的功法,没有取得什么效果,即使师旷亲自传下功法的十名弟子,也只有一个人修行有所成就,其他九个人也不得不转修其他经书,不过修过《乐经》再修行其他经书有着比常人更快的修行速度。

    于是神州掀起过一阵修行《乐经》的热潮,可惜《乐经》要求的资质太高,而且修行功法也不多,因而热潮很快就褪去。

    不过关于师旷和《乐经》的传说却是一直流传了下来,经久不息。

    话说回到临海郡郡首府,大家都在小声交流着,都在讨论是什么原因,朝廷为什么要如此安排,可是却没有讨论出什么。

    一边,孔无忧和秦少游以及岑非言在一起谈论着,孔无忧跟岑非言则是都在抱怨秦少游不地道,自己这么厉害也不说一声。

    秦少游则说自己得到过《乐经》的传承才会对《乐经》有如此感悟,其他儒家经典不怎么精通。

    他也好奇地问孔无忧怎么得了榜首,岑非言也觉得奇怪,既然秦少游得到《乐经》的传承,按理说应该获得第一。

    他们很好奇,孔无忧则说自己没有研究过《乐经》,考试时是按照《礼记》来答题的。

    他们俩很感动,孔无忧竟然将自己修行《礼记》的事情说出来。其实他们误会了孔无忧,孔无忧是不知道修行《礼记》的禁忌。

    不过他们也没纠结在《礼记》上,他们都很奇怪,《礼记》和《乐经》有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秦少游则说了,这次清商山是好事,跟乐圣师旷有关系。他说这是朝廷圣使说的。

    至于是什么好事,则就不知道了。

    ;

(https://www.tbxsww.com/html/77/77401/4012728.html)


1秒记住官术网网:www.tbxsw.com.tbxsww.com.tbxsw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