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术网 > 女生频道 > 大唐之极品皇帝 > 第850章 武曌是心思

武曌的日子过的很惬意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权力外,只要她想要什么,李恪都会给她,而且,以大唐现在的强大实力,武曌要的东西还真难不倒李恪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天,李恪处理完政务,就来到了武曌的寝宫。

        武曌的寝宫,不是诸位嫔妃中最大的最富丽堂皇的,却是藏书最多,最有书香气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武曌喜欢看书,于是,李恪就给她搜寻了不少孤本和珍本。

        武曌喜欢书法,李恪就差没有刨开李世民的坟墓,将王羲之的真迹给盗出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武曌喜欢绘画,李恪就收集各名家的画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武曌的书楼里,除了有很多藏书外,还有很多名人字画。

        关于《兰亭序》李恪是颇有微词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年,王羲之将《兰亭序》视为传家宝,并代代相传,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,身后自然没有子嗣,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——辨才和尚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唐朝初年,太宗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,经常临习,对《兰亭序》这一真迹更是仰慕,多次重金悬赏索求,但一直没有结果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查出《兰亭序》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,从此引出一段,唐太宗骗取《兰亭序》,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后世,这被定义为一段很有故事趣味的传说,可是,作为李世民的儿子,而且亲自为李世民处理丧葬事宜,李恪知道兰亭序真的陪葬了李世民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有微词又能怎么样?

        王羲之的真迹还是他下旨陪葬到昭陵的...不过除了真迹外,还有很多模仿品,而且逼真程度可以以假乱真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作品,全都被李恪收起来送给了武曌。

        让喜欢书法的武曌兴奋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有了真迹没关系,真迹彻底不再世间了,那么,这些赝品就成了真迹,是一样一样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除此之外,李恪还为武曌寻到了不少名人字画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书法方面,有秦朝的李斯的真迹,汉朝崔瑗和蔡文姬,魏晋的钟繇、陆机和王羲之、王献之、以及后来的智永和虞世南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斯的书法,主要是小篆。
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《琅琊台刻石》是华夏最早的刻石之一,刻于秦代,在山东诸城琅琊台。

        秦始皇统一全国后,于公元前219年年巡游东地,登琅琊台时所立.刻石内容是对统一事业的赞颂,具有开国纪功的意义。

        秦二世东行郡县时又在石后增刻诏书。

        全文载《史记·秦始皇帝本纪》。

        因历年久远现仅存13行,八十六字。

        刻文据传为李斯所书,用笔劲秀圆健,结体严谨工稳,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,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能收集到李斯的碑文,这确实花了李恪不少的财力和精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而钟繇则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。

        钟繇早年相貌不凡,聪慧过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历任尚书郎、黄门侍郎等职,助汉献帝东归有功,封东武亭侯。

        后被曹操委以重任,为司隶校尉,镇守关中,功勋卓著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功累迁前军师。

        魏国建立,任大理,又升为相国。

        曹魏建立后,历任廷尉、太尉、太傅等职,累封定陵侯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魏文帝时期,与华歆、王朗并为三公。

        太和四年钟繇去世,谥号“成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始四年,配享曹操庭庙。

        钟繇擅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多种书体,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,推动了楷书(小楷)的发展,被后世尊为“楷书鼻祖”。

        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,王羲之等人都曾经潜心钻研其书法。

        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“钟王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“上品之上”,唐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则评其书法为“神品”。

        由此可见,钟繇在书法历史上的成就有多高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样,武曌也很喜欢蔡文姬的书法。

        蔡文姬也是一个悲剧角色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是文学家蔡邕之女,博学多才,擅长文学、音乐、书法,著有《悲愤诗》两首和《胡笳十八拍》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初嫁于卫仲道,后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。

        曹操统一北方后,花费重金赎回,嫁给董祀。

        蔡琰的父亲蔡邕是一位大书法家,创造了八分字体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蔡琰本人对书法也很擅长,韩愈曾说:“中郎(蔡邕)有女能传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蔡琰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写古籍,说自己不管是真书还是草书都可以写。

        况且蔡邕也是一代书法大家,李恪也没少收集他的书法真迹给武曌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这里面还有一个人,就不能不提他,他就是智永。

        是南朝、隋朝人,本名王法极,字智永,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书圣王羲之七世孙,第五子王徽之后代,号“永禅师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智永善书,书有家法。

        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传“永字八法”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所临《真草千字文》八百多份,广为分发,影响远及倭国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使到了后世,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乎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了这么多书法真迹,酷爱书法的武曌则是有了更多的时间练习书法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让李恪很欣慰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这是他分散武曌对权力痴迷的一种办法,为此,他不惜一切代价,满足武曌的爱好和兴趣,为她搜集名家字画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看来,收效显著呐。

        关于武曌,不管是什么时候,李恪对她的权谋还是很警惕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警惕不是说,袁天罡的一番神断,而是,历史上真的存在过,他不能不提防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    武曌见到李恪,忙上前亲切地行礼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用多礼!”

        李恪淡淡地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坐到了榻上,武曌给他端上茶水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恪饮了一口茶问道,“今日书法,可有新作品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今日没怎么写...”武曌说道,“只是多看了几本书,这些书全都是陛下搜集的孤本和珍本,其中就提到了修仙和长生的故事,臣妾很是感兴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修仙和长生吗?

        李恪心里咯噔一下!果然,还是被武曌给注意上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哪是什么书里提到的,这分明是武曌在给自己提醒...关于提醒的目的,他不想都能知道武曌的意思!

(https://www.tbxsww.com/html/100/100578/96289183.html)


1秒记住官术网网:www.tbxsw.com.tbxsww.com.tbxsww.com